top of page
精准传播 个性定制-2.jpg
幻影溪酒庄之旅.jpg

《长津湖》里没有讲完的故事,全在这里了

本文来源: 作者 | 燕梳楼


作者注:

这是一篇6000字的长文,

旨在把《长津湖》里没说完的故事,

在这篇文章里一次说完,

顺便解答读者的一些疑问,

以及我对这段战争的一点思考。


《长津湖》票房已突破28亿。


这部描写朝鲜战争的超燃影片,让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。


但也有一些细心的观众发现,在长达3个小时的影片中,更为感人的冰雕连和杨根思事迹,却只是在影片最后一笔带过。


这让人很不明白,作为长津湖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,这两个细节不更值得大书特书吗?是比较敏感避而不谈还是另有深意?


而且很多人物故事似乎也没有讲完,雷公牺牲,北极熊团灭,便戛然而止,让人觉得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还意犹未尽,形象还不够丰满。


事实上,正如大家所疑惑的那样,我们现在看到的《长津湖》确实只有一半。完整的《长津湖》初剪长达6小时,也就是说,还有下半部分没有讲完。


而杨根思、冰雕连的故事,都发生在后面狙击陆战1师的过程中,最惨烈的就是水门桥之战,所以将会在下集的《水门桥》中浓墨重彩地体现。


在电影的人物设定中,穿插七连后面的主要任务,就是去增援水门桥。伍千里也将在下集中壮烈牺牲,弟弟伍万里也终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铁血战士。


据传,续集《水门桥》将在春节档上映。那么今天,我就提前把《长津湖》里没讲完的故事,跟大家一并交代了罢。


01. 陆战一师


11月25日,志愿军发动二次战役。


东线美军精锐陆战一师和步兵七师开进长津湖地区,准备配合西线的联合国军将志愿军一举歼灭,然后饮马鸭绿江,圣诞前回家。


但他们不知道的是,志愿军第9兵团的第20、第27军早就潜伏在长津湖地区,准备来一个瓮中捉鳖,关门打狗。


两方长时期都不愿提起的长津湖战役就此打响。


时任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,指挥20军、27军昼伏夜出躲过敌机侦察,把进入长津湖包抄的美军陆战一师和步兵七师切成5段,分别包围在柳谭里、新兴里、古土里和下碣隅里等地。

面对突然冒出来的10万志愿军,美军大惊失色,节节溃败。陆战一师指挥官史密斯敏锐地意识到,志愿军这是要把自己一口吃掉,从战斗序列中从此抹去。


这个陆战一师可不是乌合之众。组建160年,身经百战,装备精良,敢打硬仗,战功显赫,是美军成立最久, 最强大的一个部队, 没有之一。


在二战中太平洋战场上,其士兵用手握住手榴弹伸进日军碉堡内,防止手榴弹被推出,可见其作战之勇猛,实力之强悍。


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陆战一师也是第一个冲上仁川,第一个攻入汉城,后面又试图穿插到长津湖西线实施战略包抄的主力部队。

如果成功,朝鲜乃至中国的历史都将改写。


再来看看当时的装备指数。


陆战一师:坦克139辆,汽车3800辆,榴弹炮432门,还不算天上的侦察机和轰炸机,和吃不完的罐头和鸡腿。

第9兵团:坦克没有,飞机没有,75㎜山炮12门,汽车45辆,棉衣没有,最重的火力是手榴弹,啃一个土豆能打三仗。


就是在这样一种敌我实力悬殊巨大的情况下,9兵团向世界上最强大的精锐发起猛攻!

也正是在彼时,被称为“北极熊团”的美步兵七师31团,在志愿军27军四个团的围攻下全军覆没,团长麦克莱恩上校阵亡,后来接替的费斯中校也被步枪射中身亡。


师长史密斯清楚地知道,陆战一师代表的是整个美军的荣誉,绝对不能被中国人围歼在长津湖地区,否则不仅会成为17国联军的一个笑话,更会在国际社会上被人瞧不起。


于是,在总指挥麦克阿瑟命令下,陆战一师开始部署体面的撤退。


不可一世的美军终于从“向北突围”,改为向南溃逃。


我军也由此开启追逃模式。

02. 三炸水门桥


已经丢了一个团,不能再丢一个师。


麦克阿瑟知道“圣诞节攻势”已经大势已去,最迫切的任务不是如何赢得战争,而是如何保持体面地输。


为了掩护陆军第一精锐向南兴港撤退,麦克阿瑟出动了几百架轰炸机,一路进行无差别轰炸,强行打通南逃通道。


而不远处的南兴港口,7艘航空母舰193艘舰艇,正在严阵以待,以接应他们的逃亡部队逃出生天。


<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