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完新冠疫苗「抗体数值」仍太低? 紐時:很多人這2點做錯!
Updated: Jul 6, 2021
文章来源: ETTODAY

▲法國開放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。(圖/達志影像)
記者張寧倢/編譯
針對接種新冠疫苗後,是否能在人體內產生足以抵禦病毒的抗體量,《紐約時報》報導指出,大部分人接種後都會引發強烈免疫反應,不須再做「抗體檢驗」,但如果真的要做,民眾則必須在「對的時間」做「對的檢測」,才能避免得出不正確的抗體數據。
根據《紐約時報》報導,美國有成千上萬的人已經接種疫苗,部分民眾蜂擁至當地診所進行抗體檢驗,但疫苗臨床實驗中,美國幾乎所有受試者都產生了強烈的抗體反應,因此大多數人接種後其實不需要接受抗體檢驗,不過對免疫系統較弱、曾接受器官捐贈、患有血癌、服用類固醇或抑制免疫相關藥物的人來說,抗體檢驗是至關重要的。
對的檢測時機 耶魯大學免疫學家岩崎明子表示,她對每個人都須進行抗體檢驗持保留態度,因為除非民眾真正明白測試的原理,並消除能以檢驗激發抗體的誤解。報導指出,在接種第2劑輝瑞/BNT疫苗或莫德納疫苗後,至少須等待2周抗體數量才會上升到足以被檢出,對部分嬌生疫苗的接種者來說,時間可能長達4周。岩崎明子說,檢測的時機、抗原與敏感性都非常重要。

▲接種莫德納疫苗與輝瑞疫苗至少須等待2周後,再進行抗體檢驗數據才會準確。(圖/達志影像/美聯社)
對的檢測方法 紐約曼哈頓46歲男子拉特(David Lat)2020年3月染疫住院3周,過程中他多次接受抗體檢驗,6月抗體數值非常高,但之後逐步下降,今年3月22日完整接種疫苗,1個月後抗體數值竟低到只能勉強被認定為陽性。拉特在推特上驚訝表示,「我還以為接種後抗體數量會爆炸性成長。」
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免疫專家(Florian Krammer)推文詢問拉特是使用哪種檢測方法,拉特才驚覺自己做的是針對核殼蛋白抗體(nucleocapsid protein,又稱N蛋白)的檢測,這種抗體會在染疫初期大量存在於血液,然而,相對地,疫苗激發的病非N蛋白抗體,而是棘蛋白(spike protein)抗體,須採其他抗體檢測才能驗出。

▲接種新冠疫苗後絕大部分的人都會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。(圖/達志影像/美聯社)
報導稱,由於快速檢驗通常結果只會顯示陽性與否,陰性的狀況也有可能只是抗體數值較低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移植外科醫師兼研究員賽格夫(Dorry Segev)博士表示,抗體只是免疫反應的其中一個面向,透過抗體檢驗也無法測量的表象之下,還有很多事情正在發生,身體保持著所謂的細胞免疫,這是一個複雜的防禦網絡,會對入侵者做出反應。
原文網址: 打完新冠疫苗「抗體數值」仍太低? 紐時:很多人這2點做錯! | ETtoday國際新聞 | ETtoday新聞雲https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210621/2011834.htm#ixzz6yRpwQMMD
Follow us: @ETtodaynet on Twitter | ETtoday on Facebook
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场,对文章内容概不负责。 如有争议,请随时联系我们!
南欧垦娜根 36 小时
幻影溪酒庄体验之旅
报名链接
https://phantomcreekestates.com/vando/
免责声明
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 如有争议,请随时联系我们!


https://www.hibitex.com/zh_CN/register?inviteCode=QZTLVE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