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GDP全线失守!中国正式进入“大南方时代”!
来源: 网络
(我不希望被人带节奏,我只是在陈述现阶段南北经济差异的客观事实,数据来源是官方公布的,论点文末有链接来源,我的初衷是不希望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,而是希望能做到整体均衡发展,那样祖国的经济结构才更合理也更健康,如果因为我的内容,让北方的朋友们有失落感,还请理解和包容。)
1978年刚改革开放的时候,中国GDP前十的城市,北方占了6个,分别是:
2北京 3天津 5沈阳 7大连 9哈尔滨 10青岛
2020年三季度结束,中国GDP前十的城市,北方仅剩1个!那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共和国首都北京。

更恐怖的是,今年年初受了疫情重创,连续3个月经济冻结的武汉,竟然也在半年之后逆势上扬,成功杀进全国GDP前十,而且其GDP总量如果平移到北方,也足以纵横东北、华北、西北,唯有北京能灭其锋芒!

这深刻的反映了一个客观现实:
不管你是安居乐业,还是投资创业,中国未来30年,这一大格局将无人能撼动!
经济重心从高纬度转移到低纬度地区,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,也是符合市场经济的一种结果,除非发生极其重大的政治变革(改革开放)或者是严重的自然灾害,否则,这一趋势短时间不可逆转,任何试图与之对抗的个体,都将在历史的潮流中,被碾得粉碎!

中国经济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,一直都是北强南弱,这一状态横跨了整个华夏文明史,这主要是因为:华夏文明就是起源于北方的黄河流域。
不论是夏商周还是秦汉三国,基本就是得中原者得天下。
秦国东出函谷关,逐鹿中原,接连灭韩、赵、魏、楚、燕、齐,一统天下。

刘邦暗度陈仓,攻灭三秦,扫灭六国余孽,东入中原与项羽争霸天下。
曹魏雄霸北方,以一敌二,吴蜀联盟不能动其分毫。
为什么?因为人口和已开发的土地,大部分都在北方!
这种状态直到司马家引发了“五胡乱华”,北方汉人被迫背井离乡,大规模南迁,史称“永嘉南渡”,才有了历史上的“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”。
到了隋朝的时候,随着大运河的开通,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水利共通,南方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。
进入盛唐,差距又一步拉近,更靠近长江流域的东都洛阳开始在功能上超越西都长安,天下也开始有了“扬一益二”(扬州第一,成都第二)的说法,所谓“天下三分明月夜、二分无赖是扬州”、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无不反应了当时扬州的繁华,这个阶段,南方经济已经足以与北方抗衡。
北宋末年,“靖康之耻”事件爆发,北方全境陷入金人之手,宋朝皇室南移杭州,从那时候开始,不仅是长江流域,两广、福建也开始崛起,特别是广州、泉州,作为当时的海上贸易中心,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。

可以说,从元朝开始,中国经济重心在南方,这一基本格局就没有改变。
明朝,最初定都南京,后来为了平衡南北局势,才选择迁都北京。
清朝,在紫禁城万般无聊的乾隆皇帝,心心念念的七下江南。
民国,江浙沪一带就是蒋介石的钱袋子,日本人碰东北,蒋介石无所谓,日本人碰华北,蒋介石还能忍受,可一旦日本人要碰上海,蒋介石就要开始玩命。

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之所以会短时间出现北方超越南方的现象,一来是国家深思熟虑之后把首都定在了北京,二来是当时全国的工业中心就是东北,北方的工业底子比南方要好,所以在发展上领先一步,就出现了开头我提到的,1978年,全国GDP前十,北方占6个的局面。
改革开放之后,随着政策向沿海城市的倾斜,南方经济的恢复速度几乎就是肉眼可见。
而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这一趋势不会改变,唯一需要讨论的是:
在高纬度地区生活的成本高于在低纬度地区生活。
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,作者是北方人,他吐槽说:同等收入水平下,北方人比南方人的开支大很多!这种开支差距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。
1、衣服
南方气候温暖,最冷的季节,平均温度也在0度以上,一年四季,除了短袖长袖,冷的时候就需要加几件毛衣和薄外套。
北方气候寒冷,冬天气温最低时能达到零下30多度,入冬之后必须准备2套以上大棉袄,还有羊绒衫羊毛衫棉皮鞋,这些东西为了保暖效果,用料足,价格贵,基本上置办下来,没有好几千块很难拿下来。
2、食物
天冷的地方,热量散发快,对于肉食的需求量会相对较高,而且,南方很多地方还有吃凉菜的习惯,北方的冬天,基本都要动用天然气加热食物,在燃气费上也多出一笔开销。
冬天的时候,我见到南方还有很多露天生长的蔬菜,北方很多都要大棚种植,不然直接就冻死了,大棚的蔬菜成本相对较高。
3、住宿
你知道北方的冬天有多冷么?我一个朋友是东北的,他说屋子内必须要安装地暖,否则冬天很难活下去,我以为他夸大其词,他告诉我,外面是零下30度左右,屋内有地暖能有20多度,温差有50度。我惊呆了,且先不说零下30度会不会冻死人,温差50度是什么概念?人的身体常年在这种温差下来回交替,恐怕也是很大的损伤吧。
装了地暖之后,每年要交很多暖气费,按照一平方30元,120平的房子就是3600元,如果通暖了,你不用,也要交30%的管道损耗费。如果你说你穷,不装地暖,那就买煤取暖,或者就用空调、电暖气,三个月时间,电费多出1000块也是正常吧。
4、出行
零下30度的天气,寒风刺骨,你肯定不愿意走路或者骑单车吧?基本大多数人家庭都会选择买车,买了车后,还要买汽车冬季坐垫、脚垫、方向盘套等,一套下来最普通的也要六七百。